青青河边草篇
青青河边草篇
傅玄
青青河边草,悠悠万里道。草生在春时,远道还有期。
春至草不生,期尽叹无声。感物怀思心,比翼云间翔。
既觉寂无见,旷如参与商。梦君结同心,比翼游北林。
既觉寂无见,旷如商与参。河洛自有涸,不如中岳安。
回流不及返,浮云往自还。悲风动私心,悠悠谁知者?
悬景无停居,忽如驰驷马。倾耳怀音响,转目泪双堕。
生存无会期,要君黄泉下!
汉乐府有《饮马长城窟行》,写思妇怀远之情。本篇即其拟作,题亦作《饮马长城窟行》。汉乐府原作开头二句是“青青河边草,绵绵思远道”,本篇开头大体相同,也是从绵绵春草起兴,触发对身在远方的丈夫的怀念。“悠悠万里道”的“悠悠”,既是描状道路遥远,也是形容其思绪绵绵。草春生秋衰,最易引起人的节序之感;草又往往生长在道旁、河边,与人的行踪常发生联系。所以草就很自然地引起人们的怀远、恨别之情,比如《楚辞》“王孙游兮不归,春草生兮萋萋”,即是同感。下面就写道:“草生在春时,远道还有期。”这里是以草生有时推想丈夫还乡有日:草在春天萌发了,征人还能不回来吗?可是,“春至草不生,期尽叹无声。”春天来了草未生出,征人归期过了也不见回来吗,真叫她欲叹无声,痛苦至极了。这里“春至才不生”似有悖常理,但我们不妨将它看作是主人公迷惘的精神状态的表现:因为行人未归,就怪罪于“草不生”,草并非不生,或许这个春天生得迟些,或者不像她所想望的那么茂盛罢了。这种无理而怨正说明失望之深、心绪之乱,在这种情况下,对征人的思念更加抑制不住了,以至形诸梦寐,这就是“感悟怀思心,梦想发中情”二句的意思。以上是第一段。
接下来写梦。梦境是美好的,梦中她与丈夫像鸳鸯那样形影不离,“比翼云间翔”,是多么欢乐啊。梦中还重现了初婚时“结同心”的细节,那又是多么幸福、令人回味无穷的情景啊。可是梦醒后什么也没有,只是难耐的孤寂、长久的悬隔。这里运用了反复的笔法,一再闪现梦境、梦醒情形,表现主人公不断的精神挣扎,以及这种挣扎所带来的痛苦,梦境越美好,越叫人感到现实的冷酷。下面四句是写梦醒后的怨情。“河洛自有涸,不如中岳安。”说黄河、洛水也有干涸的时候,比不上高大的嵩山(中岳)永久不变。下面“回流不及返”,承“河洛自有涸”而来,意思说河床干涸了,流出去的水就不会再流回来;“浮云往自还”承“不如中岳安”而来,意思说中岳永在,飘荡出去的浮云总会回来。这四句设比,是写女子不安地猜想:丈夫的爱心,到底是干涸了的河床呢,还是永恒不变的高山?如果是前者,相思也是徒然,因为他已经一去不返;如果是后者,那么眼前虽然不见,他总有一天要回来。真叫人不好揣测啊!四句比喻,细致地体现了女子复杂的心情,虽有怨意,但隐而不露,委婉而又温情。以上是第二段。
第三段又是即景抒情。“悲风动思心”,经过上面那些精神折磨,她眼里的景色不像一开始还有点生气和悦目的色彩,她觉得没有人能理解,首先丈夫就不理解嘛,要不,他则么老师流荡不归呢!这一反问很是深沉。作为一个女子最感痛苦的莫过青春虚度,所以下面她又道:“悬景无停居,忽如驰驷马。”“悬景”指太阳。时光的运行一刻不停,就像奔马一样,一生很快就会过去。丈夫不再回来,转眼就是白头,令人多么心焦!“倾耳怀音响,转目泪双堕。”这就是望归的情况了。“怀音响”,惦念、聆听丈夫归来的响动,如车声、脚步声、语声,“倾耳”可见其注意力的集中。作者有《杂言诗》道:“雷隐隐,感妾心,倾耳清听非车音” ,正写这种情形。。 这是一个十分富含心理内容的细节。 “转目泪双堕”,没有听到什么音响,她十分上心,由“倾耳”到“转目”这一细微动态,见出她的失望和无可奈何。“生存无会期,要君黄泉下!”这是她绝望中的追求,生无会期,期待死后相会。要,即约。这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无比执着。这是可敬的,同时又是可悯的,在封建社会里,女子是依附于男人的,即使男人“二三其德”、用情不专,女子往往还是痴心相守、甚至牺牲自己。这个女子对丈夫未能如约归来,是有怨意的,也有种种揣测,但她仍是一如既往地爱着他,等着他,最后还有那样的情誓,这是带有悲剧色彩的。
前面说了这是一首拟乐府,不少地方有模仿《饮马长城窟行》那篇作品的痕迹,如开头的起兴、中间梦的穿插、随情境转换不断换韵等(本篇其次转韵)。但本篇在艺术上也有明显的提高:在结构上显得比原作紧凑、整一,原作显得较散,全篇并非由统一的意境构成,似乎是由朴素的“接字”维系起来的;在抒情、描写上也比原作细致,如原作写梦很是概括,主人公心理也不如本篇写得深曲。当然,那是民间作品,显得一片天籁,纯乎自然,这篇就易于见出匠心和工力了。